找到相关内容2788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长安佛教文化与鸠摩罗什的佛经文学译介研究

    使命和重托。   佛教之所以吸引亚洲各国信众,是因为其基本教理为“四谛”、“八正道”、“十二因缘”,主张依据经、律、论三藏,修持戒、定、慧三学,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之最终目的。在最初的原始佛教、部派佛教...

    李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593694.html
  • 试论域外华严思想向中国的初传

    》九住的内容予以简要总结:“《渐备经》十住行,第一住今(忘),第二住说戒行,第三住说十门、五通事,第四住说三十七品事,第五住说四谛事,第六住说十二因缘事,第七住说权智事,第八住说神足变化事,第九住说...

    王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6553093951.html
  • “四分五周因果”与“三圣圆融

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》(以下简称《搜玄记》)中对这段经文有这样的说明:   大光师但作三十三问,即合“随喜”等十句,总为一问,此最好也。先际内初五问《名号品》答,次二《四谛》答,次一《光觉...

    弘安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80094127.html
  • 民族和宗教

    、“十二因缘”、“三法印”等。  “四圣谛”是释迦牟尼所创教理的集中体现,也是他最早证悟向信众宣讲的道理。“谛”是“实在”和“真理”的意思。四谛是指苦、集、灭、道谛,是释迦牟尼发现的四条根本道理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2395107.html
  • 利生法师:《有神论与无神论》

    至少在一段期间被开除了。 [60]   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缪勒所述的真实性,对于这个问题必要作关注论点。从佛教教义上看,“四谛”、“八正道”、“十二因缘”等教理充分体现了佛教作为一种无神宗教。换言之...

    利生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4695615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

    文化因子,更近摄中国儒道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文化资源。   印度佛学虽然强调人的解脱,其立论的基点是对人生所作的“一切皆苦”的价值判断,并以“四谛”、“八正道”、“十二因缘”等否定现实人生的意义,论证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0096044.html
  • 达观法师:无常法门的理论与实践

    ,憍陈那比丘,观声证阿罗汉,尊者自述:“我在鹿苑,及于鸡园……于佛音声,悟明四谛。佛问比丘,我初称解,如来印我名阿若多,妙音密圆,我于音声得阿罗汉。&rdquo...

    达观法师

    达观法师|无常法门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12133325791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西方发愿文解讲记(三)

    有先有后(比如《观经》上讲,有一往生就花开见佛,有隔一昼夜花开见佛,有隔七天、四十九天,还有隔几个小劫,这是花开见佛有早晚。悟道也有先后,有直接证大果,有先闻四谛法证小果,再回小向大证大果。)。而这里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西方发愿文解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085645325675.html